当前位置:首页 > 论文评选
浅谈插花艺术及插花花艺在生活中的应用
发布时间:2014/07/24    来源:西安市兴庆宫公园    作者:闫茹    点击次数:3598

1插花艺术简介

插花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、叶、花、果作为素材,经过一定的技术(修剪、整枝、弯曲等)和艺术(构思、造型设色等)加工,插入瓶、盆、碗、杯等器皿中,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、富有诗情画意、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,用于点缀厅堂、卧室、台桌等。它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,也不是简单的造型,而是要求以形传神,形神兼备,以情动人,溶生活、知识、艺术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,表达一种主题,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,使人看后赏心悦目,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。

2插花艺术起源

插花(flower arrangementchā huā 起源于佛教中的供花。插花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,发展至今已为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。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,通过对花卉的定格,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。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。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,并在宫廷中流行,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,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,并有插花专著问世。直至近年来,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,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,鲜花以自然的抒情,优美朴实的表现,淡雅明秀的色彩,简洁的造型逐步回到了人们的家庭生活当中。
3插花的方法和技巧

3.1花材的选择

1)根据春夏秋冬选好时令切花对象。常用的切花材料,主要有牡丹、芍药、唐菖蒲、月季、蔷薇、菊花、鸢尾、香柳、玫瑰、荷花、梅花等。

2)把握切花质量。即在花蕾尚未盛开时,用利剪剪下,若在花店,花市购买花枝,则要选择含苞欲放、新鲜水灵、没有病虫、花叶俱全的。

3)花材与花器的比例要协调.一般来说,插花的高度(即第一主枝高)不要超过插花容器高度的1.5-2,容器高度的计算是瓶口直径加本身高度.在第一主枝高度确定后,第二主枝高为第一主枝高的2/3,第三主枝高为第二主枝高的1/2.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凭经验目测就可以了.第二,第三主枝在构图上起均衡作用,数量不限定,但大小,比例要协调.自然是插花花材与花器之间的比例的配合必须恰当,做到错落有致,疏密相间,避免露脚,缩头,蓬乱.规则式插花和抽象式插花最好按黄金分割比例处理,也就是说,瓶高为3,花材高为5,总高为8,比例3:5:8就可以了.花束也可按这个比例包扎.

4)对花材进行特殊处理。如牡丹、芍药插瓶前,可把花枝基部划火柴烧焦,即可多开几日,又如玫瑰花在蔗糖水中插养,能保持8-10天不衰。

5)插花用水最好是将自来水先置于缸中静放三日再用,瓶水不能一劳永逸,应每日添换;晚上,可将花瓶移于室外,接受雨露滋润。花瓶中的水量应与空气接触面积最大为宜。

3.2插花器皿的选择

3.2.1容器形状、高低、大小

总体上看,容器在外形上应大方、简洁,比例合适。容器的形状、高低、大小均与构图有密切的关系,特别是异型容器在整个构图中起的作用是无法比拟的。如餐桌插花应选择比较矮的容器,以免挡住用餐者的视线;表现风中摇曳的文竹及下垂黄花的曲线,则要选择高脚容器,显得非常协调、优美。

3.2.2容器色彩

选择的插花容器,以素身没有画为宜,最好选择色彩一致的中性色调的花器,黑、白、灰色或其它色彩淡雅的容器。体积大的插花作品,应选择颜色比较重(如黑色)的容器,这样它在整个插花作品构图中,对重心平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。 3.2.3插花容器质地与环境

插花容器主要有玻璃类、陶瓷类、竹类、藤类、树脂类等。插花容器选择时,还应注意质地与环境相协调。

1)中国古典式建筑和家具,室内摆设中式家具,中式字画,宜选用陶瓷容器和仿古容器或铜制容器,会显得高贵典雅、古色古香 

2)轻人喜欢装修成现代风格。家中用白、灰或者各种彩色的墙面来装饰。宜选用塑料、玻璃以及仿金、银等容器,配上色彩艳丽的花材,更加的时尚现代。

3)如果室内装潢成西式风格,摆着大花的西洋式沙发,墙上挂着油画,则应选择金属(银制、铜制等)、玻璃等容器。

4)居室是乡村风格的小木屋,或家庭装修以木制本色家具和竹类、藤类为主,花器易选择竹、木、藤等天然材料制成的容器。使整体环境怡人,恰似回归至大自然的怀抱。

3.2.4根据花材选择容器

若插小型菊花、石竹等体态轻盈、色彩鲜亮的花卉,可选用晶莹的玻璃瓶或做工精致的陶瓷容器;月季、百合、郁金香、康乃馨等现代花材,则应选择端庄、大方的玻璃或金属容器 ;仿生花材的作品适合放置在自然风格的容器中,如竹、木、藤和粗犷的陶器中。

4插花花艺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

4.1西方式插花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

西式插花一般指欧美各国传统的插花艺术形式。花多而色彩艳丽,多以几何图形构图插制,比较强调实用和设计理念,一般较能融入生活之中,达到日常生活的装饰效果。

4.1.1常见的西式插花基本花型

1)半球型。这是我们见得最多的花型,将花材剪成相同长度插在花泥中,形成一个半球形状。半球型花是一个四面观的花型,柔和浪漫适用于婚礼、节日等很多场合。

2)三角型。分为对称三角型和不对称三角型。在古埃及等古文明中,常作为装饰应用。对称三角型较稳定,但都是单面观的花型,常用于墙边桌面或角落家具上。

3)水平型。水平型花也是四面观花型,源自古希腊时祭祀坛上用的装饰花,现今常用到会议 桌、餐桌、演讲台上。同半球型相似,水平型花也是四面都好看的花型,豪华富丽。

4)花扇型。扇形花为放射性的半圆花形,豪华美丽,就像是孔雀开屏。起源于宫廷贵妇手中常拿着的羽毛、蕾丝做的扇子。摆放在玄关、壁饰及靠墙摆设的桌上均可添彩。

5)瀑布型。瀑布型的花由上而下地插制,就像一层层的瀑布,具有流动感、柔美浪漫。这也是除了球形以外最常用的新娘手捧花花型。

6)西式插花还有圆锥型椭圆型球型垂直型水平型,还有以字母形状造型的“S"T"“L等等,其各有各的魅力。

4.2东方式插花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

东方式插花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插花,与西方插花的追求几何造型不同,东方插花更重视线条与造型的灵动美感。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,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。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,俯仰呼应,疏密聚散,清雅流畅。

东方插花的花型由三个主枝构成,因流派的不同称主、客、使天、地、人、或是真、善、美。虽然称号不同,却都表达了东方人的哲学思想

4.2.1常见的东方式插花基本花型

1)直立型。使枝直立而插,角度最多不超过30度。花型平和、稳重,正式隆重的场合多用直立型。

2)倾斜型。使枝倾斜而插,角度在30—60度之间。花型悠闲、秀美,随意而插的作品适用日常生活。

3)平出型。使枝由花器口倾斜而插,角度在60—90度之间。花型洒脱、有强烈动感,有个性,适合在特别的场合插做。

4)平铺型。使枝不同与其他花型要先立而后斜出,而是直接依附花器器沿或水面而插。花型平和、舒适有满足感。

5)倒挂型。使枝由花器立出而弯曲至花器器沿以下。花型有强烈的征讨、冒险意味,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感。

4.3居家插花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

居家插花是一种为家庭美化服务的插花类型。通常居家插花体量稍小,造型较简单,使用花材较少,色彩柔和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可以利用大自然中一切花草树木,随意插作出一件件令人赏心悦目的居家插花作品。居家插花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。
4.3.1野趣插花

凡是不用商品花材插制的富有野趣的插花,都可称为野趣插花。它是插花的最早形式。野趣插花的特色十分鲜明,具有浓郁的大自然气息,再现了大自然的优美风貌。野趣插花用材十分广泛,花草树木都可应用,不同的季节,采用不同的应时花材,插花的容器更是随意,家中凡是能盛水的器具都可使用。在居室中摆放一件野趣插花作品,就把大自然的美景引入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,大自然浓浓的清新气息,在室内扩展、充盈,人们宛若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。居室插花,贵精不贵多,一室之内不宜摆放过多的插花作品,否则就像到了花店一样,五色杂陈,互相干扰,反而降低了观赏效果。
4.3.2蔬果插花
    蔬果插花是以蔬菜水果为花材的插花形式,具有浓厚的居家特色。用蔬菜、水果为花材插制的插花作品,带有家庭的亲切韵味,布置在相宜的部位,使人感到温馨。
4.3.3盆花组合式插花

将家中莳养的盆花,去盆放塑料袋内包好,放入稍大的容器内,留出浇水的位置,根据布置的需要进行造型。观赏期比鲜花插花要长很多。当花凋谢后,可仍旧归盆养护。盆花归盆养护后开花,可以再行组合。当盆花组合有空隙或需要重点装饰时,可以购买少量人造花插入。这也是一种节省开支的插花形式。

5结语

中国的插花艺术沿习到现代,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。近年来,很多大城市纷纷成立了研究插花艺术的团体,掀起了插花艺术的交流热潮,更有不少专业人士赴国外学习吸收外国插花艺术的精髓。城市里的花店星罗棋布,流动的摊档更是数不胜数。每逢节日的花市更是人如潮涌,摩肩接踵,真是“花潮人潮十里长,嫣红姹紫竞登场”,可见人们对插花喜爱的程度。中国现代的插花艺术不但继承了传统的风格,而且吸收了国外不少新的手法,使传统的插花艺术更具现代风采。

 

参考文献

[1] 王莲英,尚纪平《插花艺术》农业出版社出版,19896

[2]雷丽艳,王红《插花》中国劳动出版社,200481

[3]蔡俊青《约会美丽花艺精品欣赏》园林出版,200812

 

作者简介

闫茹,女,197482日,大专,西安市兴庆宫公园,工程师,咸宁西路55号,71004813759967995
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习武园27号        联系电话:029-87344246        邮箱地址:shanxihuaxie@126.com        技术支持:西安花卉网
备案号:陕ICP备14005355号-1 工信部:www.beian.miit.gov.cn